阔别八年后,深谙历史密码和艺术奥秘的美国小说家丹·布朗再次回归,提出他迄今为止最大的疑问:我们死后会发生什么?
布朗的新作《秘密的秘密》是虚构符号学家罗伯特·兰登的第六部冒险小说,在这部小说中,布朗踏上了穿越布拉格小巷的惊险旅程,试图揭开来世秘密所代表的“终极智慧的钥匙”,他打赌——就像他一直以来那样——读者喜欢那种了解秘密或禁忌真相的感觉。
该小说于2025年9月9日在全球以16种语言同时发行,美国首印量达150万册,立即荣登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证明了数百万读者的巨大期待,他们沉迷于悬念与知识的神奇结合,即使其人物之间的对话有时简短而肤浅,并没有达到很高的文学深度(作为心理和人性结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存在主义的问题不仅改变了小说中的人物,也改变了作家本人。布朗最初是一位怀疑论者,如今他承认自己“不再惧怕死亡”,这赋予了这部作品深刻的个人和人文维度。布朗是否正试图摆脱惊悚小说的束缚,成为一名真正的作家,并痴迷于文学创作中那些宏大的问题?我们不禁要问:侦探小说这种体裁,以及其轻松明快的章节节奏,是否适合这些宏大的问题?
布拉格之谜
布朗选择捷克共和国和古代波西米亚王国的首都作为故事的背景,这并非随意之举。布拉格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奇幻的名声,自鲁道夫二世皇帝时代起就被誉为“欧洲神秘之都”,他曾在那里聚集了众多学者、魔法师和炼金术士。由于其蜿蜒隐秘的小巷、古老的修道院和城堡,以及充满秘密的氛围,这座城市在小说中成为了一个独特的角色。
罗伯特·兰登教授在隆冬时节抵达布拉格,同行的还有他的新女友、专攻心智科学(意识与思维的科学)的科学家凯瑟琳·所罗门博士。
凯瑟琳·所罗门博士在讲座中展示了多年研究的成果:一个大胆的假设:人类意识并非被大脑所垄断,而是我们的大脑仅仅是来自我们周围更广阔的宇宙意识场的信号接收器。这个惊天动地的想法引发了听众的抱怨和窃窃私语,但在讲座结束前,这场学术辩论却变得血腥残酷,一位听众惨遭杀害,凯瑟琳本人也遭遇神秘绑架,而她珍贵研究数据的数字文件也被盗。
这种形而上学的解释,兰登起初认为是“科学上的胡言乱语”,但很快却变成了危险的现实。一方面,强大的隐藏力量阻止这些革命性的发现被公开(这是《达芬奇密码》作者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主题)。
随后,疯狂的追逐开始了,兰登发现自己陷入了一张复杂的阴谋网中,神秘的科学机构、秘密组织和国际情报机构的线索交织在一起。(提醒:接下来的三段包含剧透。)

随着事件的展开,真相逐渐明朗,他们的目的并非是让研究人员噤声,而是要控制一把钥匙,从而揭开最大的秘密(关于死后真相)。一些国家和组织担心,这个秘密会被用来改变世界认知力量的平衡。兰登和凯瑟琳在布拉格老城区的小巷里被一个伪装成“傀儡”的蒙面杀手追赶,他们被迫与时间赛跑,保护数据,保住性命。
两位主角的圈子越来越窄,背叛之网却越来越大。兰登的编辑被骗成了替罪羊,也卷入了这场阴谋。此外,美国驻布拉格大使馆的一名官员似乎正与这个神秘实体合作,以推进那些有影响力的科学家的利益。在追捕过程中,一些关于在昏迷患者身上进行的真实科学实验的技术信息被呈现,揭示了他们的大脑在恢复意识之前是如何发出神秘信号的。这些信息被用作支持凯瑟琳假设的部分证据。
在剧情的高潮,他们的搜寻将他们引向雄伟的圣维特大教堂地下的一个秘密藏身处,那里诞生了“魔像”的传说。在那里,他们与凶手展开了最后的对决。然而,最令人意外的是,这个神话中的生物只是凯瑟琳一位密友的面具,她被对名望和认知永生的狂热渴望所驱使。此外,失窃的手稿还揭示了一本更大、更古老的书籍的一部分,这本书是由一个古老神秘家族的祖先编写的,该家族成功解开了“宇宙意识”的秘密,并将其口口相传。根据小说的情节,这场斗争演变成了一场争夺这件禁忌遗产的竞赛。
捷克一家报纸的评论员写道,布拉格已经饱受游客涌入和历史中心“过度娱乐”的困扰,现在又遭遇了一场新的“灾难”:丹·布朗的小说将吸引更多渴望异国情调的游客。
剖析布朗公式
在《秘密中的秘密》中,丹·布朗保留了令他成名的神奇公式。有人甚至称其为他最雄心勃勃、最复杂的小说,尽管也有人认为他为了刺激而达到了荒诞的程度。
第一个特点是扣人心弦的情节。简短的章节以高潮或令人意外的启示收尾,让读者迫不及待地想读下一页,这也是布朗在之前作品中的惯用手法。读者几乎还没来得及喘息,新的转折就出乎意料地出现了。正如《华盛顿邮报》所描述的那样,这部小说“充满了600页的谋杀和混乱”。
其次,布朗没有放弃谜语和符号。读者被邀请扮演侦探的角色,追寻散落在布拉格地标建筑中的密码、一本被称为“撒旦圣经”的神秘撒旦手稿,以及成为核心谜团的傀儡传说。傀儡是《旧约》和《塔木德》中的神话生物,通常由粘土雕刻而成,并由魔术师或学者赋予生命。
第三,百科全书式的知识融合。这部小说将娱乐与信息融为一体,深入探讨了14世纪欧洲第三大城市的历史和艺术,并触及意识理论和量子物理等当代科学,以及伊隆·马斯克的Neuralink芯片等现实项目。《纽约时报》的一位评论员戏称,这种风格为读者节省了“一些谷歌搜索”的麻烦,但也有人认为它只是类似于维基百科条目的信息填充,尽管《华盛顿邮报》指出,布朗在历史讲座中对定格动画的运用已经变得更加规范。
第四,人物融合了现实与幻想。两张熟悉的面孔在本作中回归:首次出现在《失落的秘符》(2009)中的凯瑟琳·所罗门,以及兰登的编辑乔纳斯·福克曼。福克曼实际上是丹·布朗现实生活中的编辑杰森·考夫曼的讽刺写照。布朗将考夫曼置于故事的中心,并绑架了他,甚至在一个有趣的时刻惊呼:“伙计们,这不过是出版书籍而已!” 至于兰登本人,他依然是——就像在之前的小说中一样——那位冷静、有教养的教授,他更依赖他的智慧而非暴力。尽管一些评论家指出,在这部小说中,他的光芒似乎有所减弱,而凯瑟琳这个角色的光芒则更加耀眼。
在丹·布朗的小说中,我们注意到宗教与科学之间永恒的冲突。追溯丹·布朗的出身,我们发现他的家庭背景:父亲是数学老师,母亲是专业的宗教音乐家,这也为他的小说蒙上了阴影。他对编程和谜题的热爱,使得他所有的小说都以罗伯特·兰登破解的谜题为原型。这种热爱甚至延伸到他的家,正如摩洛哥记者阿尤布·瓦贾所指出的,丹·布朗的房子设计成一个巨大的迷宫。
赞誉与批评
正如丹·布朗作品的典型特征一样,《秘密中的秘密》引发了广泛的评论。一方面,许多人对作者的回归表示欢迎,并称赞小说的智识大胆。《柯克斯书评》称其为“系列中的一大亮点”,《华盛顿邮报》则写道,布朗创作这部小说的乐趣“极具感染力”,如同一顿丰盛的美食,让读者欲罢不能。
另一方面,这部小说也未能幸免于严厉的批评,英国报纸《卫报》将其描述为“从头到尾都是胡言乱语”,但同时也承认,对于接受这种类型故事的人来说,这本书非常有趣。
该报批评了布朗一成不变的叙事风格,但也提出了一个睿智的问题:布朗究竟做对了什么,才能持续吸引数百万读者?答案是,他巧妙地编织了引人入胜的情节,情节跌宕起伏,令人欲罢不能。
也有学者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布朗以惊悚小说的幌子宣扬伪科学(惊悚小说显然不符合科学严谨性)。然而,这些反对意见虽然严重,却并未阻止这部小说实现数百万美元的销售额并荣登畅销书榜首,因为布朗的粉丝们在这部小说中找到了他们所期待的一切:扣人心弦的谜题、新颖的信息以及古城探险。
在《秘密中的秘密》中,丹·布朗稳居现代最杰出悬疑小说家之一的地位。尽管他的小说并非百分百符合评论家的口味,且缺乏高超的文体美感,但它却巧妙地展现了成就他作品的“公式”,将神秘、悬念和阴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并穿插着一些重大的哲学问题(却没有答案!),以及充满历史感的观光线路(可以说引人入胜)。
毫无疑问,这部小说——以及丹·布朗的整个系列——证实了人们对解开谜团、解决难题和追寻犯罪故事的痴迷。作者认为,评论家和小说家应该抓住的最重要的主题是:小说的未来将是娱乐性、百科知识和当代科学的结合。数百万读者购买他的小说并非为了雄辩的辞藻,而是为了那种巧妙地融合了刺激和知识的体验。